欢迎访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榆林市委员会

靖边精准帮扶农村困境老人

发布时间:2017-06-23 14:44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978
【字体: 打印

     今年已经73岁的罗志富老人来自陕北靖边白于山区王渠则镇长渠沟村,一辈子没有生子,现在由其侄子具体料理晚年养老生活。2016年初,镇政府在经过本人申请、村民大会评议、村委会申报和镇政府细心调查,根据其孤寡老人具体实际情况和精准扶贫新政策标准,将其列入社会托底保障对象。老人晚年生活从此衣食无忧,但老人在去年精准扶贫政策刚开始执行时,还心中有一丝担忧,怕有什么随时调整,看着自己身体硬朗,坚持又种了一年的地。
  在县财政局派驻该村第一书记张树勋、镇帮扶干部段永梅和崔海燕、村主任闫海利的多次走访宣传劝导中,一辈子历经人生风雨、对精准扶贫新政策犹疑了近一年的罗志富老人今年年初才算彻彻底底放了心,远离了大半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搬到了靖边城里西新区侄儿宽敞明亮的单元保障房里,住进了一辈子想都不敢想的高楼大厦中,幸幸福福地和自己的侄儿一家享受着晚年生活。
  侄儿罗虎虽然在县城里做点小生意,但一家四口只有其一个出门挣钱人,生活过得紧紧巴巴。2011年,因为妻子的户口在城里,他们在新西区阳光家园投资了一处城镇低收入人群基本保障房,当年贷了10多万元,每月还要固定还银行房贷1400多元。2014年,保障房交房,年底,全家住进了新房子。2015年,罗虎的儿子考进了一本类院校西北政法大学,每年又要多支出儿子的学费和生活费3万多元。住在侄子家中的罗志富看到罗虎一家拮据的生活,也是看在心里,疼在心上,时长在自己的精准扶贫社会托底保障金里结余出来一点,给孙子孙女买点好吃的和日常生活用品,减轻侄子一家的负担。
  如今,每天已经习惯早起了罗志富老人,像城里面退休干部一样,心里美滋滋地会绕着靖边城走半圈。不过这样的活动,城里退休干部叫“锻炼”,在他嘴上心里叫“串”。捎带买点新鲜的蔬菜瓜果,上午十点多回到家,正好赶上儿媳妇给他做的香喷喷午餐。吃饱了,然后在亮红晌午美美睡上一觉,下午继续精神抖擞地开始他的一天“串”城市的生活,时时感受这陕北塞上小县城独特的美……难怪有一天,同样现在已经住在城里、帮自己子女带孙子的50多岁的同村人刘志国偶遇到罗志富老人后,异常欣喜地给村里人说道:“现在住进城里的罗老大,和原来比,完全是个大变样,穿得干干净净,就像个二级国家干部,手背操转,在街上转哒着了!一点都不比那些有儿有女的人差,甚至要强过很多,听说他全身的衣服都是他的侄儿媳妇洗着了!”
  脸上整天洋溢着幸福笑容的罗志富老人,心里也有通常中国老年人的担忧,他对笔者说:“罗虎的女儿今年后半年也要上大学了,虽然学习一般,很可能是个专科院校,可在高等职业院校学上个三四年,掌握一技之长,自己找份工作,自力更生,就不会给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负担。可在这处处花钱的城里头,全家仅凭罗虎一个人在县城偏僻地段做点小生意,养活一家老小,现在一下子又要同时供2个大学生,负担确实有点重!还是希望国家精准帮扶政策能多照顾照顾我们这样的又要供大学生、又要每月固定打房贷、又没有稳定收入且收入不高,很可能因突然剧增的教育负担重新跌入贫困境地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