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横山充分发挥水土光热优越条件,利用较好的产业基础,进一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步伐,建成省级农业示范园区3个,市级园区4个,进一步扩大无定河流域土地流转的规模,建成机械化水稻种植基地4万亩、新增水稻种植2万亩,规范化流转土地2万亩,其中稻田养蟹5000亩。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2家,家庭农场15家,真正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响水镇驼燕村大丰收种养殖合作社的刘生天望着红彤彤,沉甸甸的高粱穗,露出了丰收的喜悦。刘生天的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现在共有土地500多亩,仅2015年种植水稻和玉米,毛收入就达到50多万元。
在驼燕村像刘生天这样的小型农业合作社有四五家,通过农村转型和变革,驼燕村土地由传统的家庭经营承包式转变为合作社经营,村里劳动力得到解放,生产方式发生变化,收入方式从传统单一的农耕收入转变为“土地承包收入+工资性收入+分红”的收入方式,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位于党岔镇招商区的通远综合服务有限公司以“公司+专业社+协会+基地+农户+市场”为生产经营模式,主要从事小杂粮基地建设、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民营企业,为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通过5年的努力,使得横山小米、横山绿豆跻身于无公害产品,同时,“稷香缘”、“大明绿豆”、“山丹丹花”等多个横山品牌,迈入了中国自主品牌的行列,使的我县小杂粮产品不仅覆盖了国内多个省市县区同时出口到日本、韩国以及欧洲各国。
今年,我县积极推进农业生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新建山地苹果园4500亩,其中标准化示范园3个,面积300亩,建设设施水果示范基地40亩,其中桃树30亩,葡萄10亩;推广温室草莓50亩。工厂化育苗60万株,建设无公害山地甜瓜生产基地3000亩,安排山地甜瓜品种试验3个点、15个品种;完成蔬菜种植8000亩。无定河畔水稻种植达4万多亩,其中示范样板田1000亩,采用全程机械化作业,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进一步拓展水稻产业的发展;完成旱作农业实用技术39万亩。不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大力培育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机制,不断提高土地流转率,农民入社率,提高农民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