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吴堡县城,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一条条崭新的柏油路,一座座墨绿的山峦,一处处正在紧张有序进行的民生工程,无不让人感叹吴堡翻天覆地的变化给群众带来的实惠。家住郭家沟镇孟家山村的宋先生高兴地说;“我在外打工五年都没有回家,这次回来看到家乡的变化,自己心里也感觉很自豪,特别是新区的开发建设和打造“一心、二线、八景区”的旅游业,让我对家乡未来的发展充满了希望”。
“十二五”期间,吴堡县紧紧围绕建设“美丽吴堡、幸福吴堡”的奋斗目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为主线,着力培育特色产业,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切实保障改善民生,积极创新社会治理,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2015年完成生产总值16.76亿元,是2010年的1.74倍;县财政总收入7306万元,地方财政收入2836万元,分别是2010年的1.69倍和1.71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3亿元,是2010年的1.18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3.86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1.62倍;全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16元,比2010年增加10510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55元,比2010年增加4165元。
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不断壮大。先后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新增农业龙头企业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79家、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3个,完成低产枣园改造5.6万亩,栽植优质核桃2.7万亩,发展家庭适度规模养殖户698户。横沟、柳壕沟矿区各项前期工作扎实推进,煤层气勘探进展顺利,冀东特种水泥公司油井水泥系统技改全面完成,天骄实业有限公司泡沫混凝土砌块项目竣工投产,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到11户。千年石城、黄河二碛、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地、横沟温泉、吴堡博物馆、柳青故居、张天恩故居以及同源堂等文化旅游项目扎实推进,“一心、二线、八景区”的旅游格局正在逐步形成。累计投入专项扶持资金2700余万元,扶持各类产业项目570多个,撬动创业户投资近3亿元。特别是空心手工挂面借助《舌尖上的中国2》和《农民春晚》播出产生的热效应迅速壮大,挂面生产户由原来的60多户增加到380多户,年产值达2800余万元,成为吴堡对外宣传的一张靓丽名片。在全民创业活动的带动下,全县非公经济组织达到5230户,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10.4亿元,占全县GDP的62.1%,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面貌大为改观。全面启动了杨家店新区开发,全力推进旧城改造,先后建成黄河大道二期、河堤除险加固、火车站广场及连接线、猴桥广场及猴桥加宽改造等一大批市政基础工程,县城面积拉大到了3.2平方公里。集中开展市容市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市场秩序等专项整治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处置违章修建89起,拆除13起共3292平方米,罚款330余万元,2014年11月被省政府授牌命名为省级卫生县城,同时启动了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省级环保模范县城、省级节水型县城“四城联创”工作。水电路讯等城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投资5.5亿余元全面加成了沿黄公路、火车站连接线、张岔公路、米吴公路、生态旅游产业道路,初步形成了“五纵四横”公路骨架,全县公路总里程达693公里,行政村通畅率达100%。新建人饮站109处,有效解决了42487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投资1500余万元大力实施110千伏变压器增容及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广电、通信和宽带网络覆盖城乡。大力开展“美丽乡村、绿色家园”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十位一体”生态经济型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试点启动了于家沟、薛下村、刘家沟“六个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县新农村示范村达到52个。“三年植绿大行动”圆满完成,龙凤山森林公园、千里绿色长廊等绿化工程稳步实施,造林绿化5.4万亩,治理流域面积24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13.4%。
社会事业长足发展,人民福祉不断提升。坚持财政“两个80%”用于改善民生,国家“两免一补”、生源地助学贷款、校园方责任保险、“蛋奶工程”和“营养餐计划”等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县医院综合大楼建成投用,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个人筹资标准提高到了500元,年度住院报销封顶线提高到了30万元,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8个、农民体育健身场地22处、村级文化活动室50个、农家书屋212个。成功创建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各项人口指标圆满完成。农村低保标准全部提高到每人每年2320元,建成各类保障房1023套,改造农村危房1990户,新增城镇就业6700余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1.8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3.8%以内。完成了12个村的整村推进建设任务,实施黄河沿岸土石山区移民搬迁1683户6277人,全县13678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
改革法治协调推进,社会治理成效明显。及时跟进落实中省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部署,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公务用车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和公务员工资改革等一大批改革任务顺利完成,“多规合一”县级“一张图”工程基本结束,政府机构改革、农村宅基地确权和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等重点改革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同时,在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干部待遇保障激励机制、农村学校校长浮动工资待遇制度和政府职能部门设置党组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尝试自主改革,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全面落实“六五”普法规划,大力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建立完善了县级党政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依法推行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和三级终结制度,成功化解了一大批陈年信访积案和重点难点信访突出问题。健全了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项目建设的前置程序和刚性门槛,从源头上遏制了不稳定因素。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了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行动,下硬茬整治违法经营危化品问题,五年来未发生一起重特大安全事故。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成功破获了一批较有影响的重大刑事案件,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提升。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执政能力不断提高。深入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取得明显成效。全面从严治党扎实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面贯彻,“四风”积弊得到有效整治。舆论主阵地建设不断加强,吴堡新闻微信平台、吴堡发布政务微博、吴堡新闻今日头条客户端、吴堡网、吴堡报、铜吴堡杂志“两微一端一网一报一刊”政务媒体矩阵全面建成,舆论宣传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农村、机关、社区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等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推进,率先在全市完成了撤村并支工作,大幅度提高了村干部待遇,实行村干部“专职化”“坐班化”管理,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有效落实,纪检监察机关“三转”和融合式改革全面完成,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全县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