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风拂驼城,人人勤植绿。4月6日上午,共青团榆林市委、市林业局联合开展了2013年度“共植一片绿,保护母亲河”家庭生态环保实践活动,旨在引导青少年增强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投身全市开展“绿染山川、花满古城、美驻沙漠”三年植绿大行动。
??
? 500余户家庭带着铁锹、水桶等植树工具,在榆林市榆阳区巴拉素镇国家森林公园的10个区域内上演了一场“绿色革命”,用心栽种下5000棵绿色的树苗,为家乡的土地再披新绿。
当天上午9点,参加植树的家庭成员乘车来到榆阳区巴拉素镇国家森林公园,大家一路循着彩色的路标旗帜,来到各自的植树区域内,并领取了各自的10棵樟子松树苗。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大家就兴致勃勃地拿起铁锹、水桶等工具分工合作,挖坑、扶苗、培土、浇水,每道工序都做得仔细认真,一丝不苟,整个植树过程繁忙而有序。家长们手拿铁锹,使劲在山坡上铲起土来,小孩子们高兴地和大人合力将小树苗放入坑中,又学着大人的样子,用小铁锹把树周围的土拍打好,紧接着用手中的小桶去不远处的水井旁排队接水,然后浇灌在新植的小树苗上。在一家人齐心协力的劳动后,一棵小树苗就这样愉快地安了家。经过近4个小时的忙碌,每个家庭都种下了10棵树苗,一排排樟子松昂然挺立,展现出勃勃生机和绿色希望。8岁的高文杰高兴地说:“看着自己种下的一棵棵小樟子松,我心里真高兴,觉得自己浑身都是力量,像是做了一件特别了不起的事情。我希望每年都能参加植树活动,和小伙伴们一起努力,用我们的双手绿化家园。”
在这一片绿色的世界里,闪现着一个个红色的身影。他们身披红色的志愿者授带,分散在植树活动的各个区域内,有的负责指挥交通,有的负责压井抽水,有的负责分发树苗。在植树现场,任何人遇到问题,都会向志愿者询问,“我是第一次种树,请问这棵树苗应该埋多深呢?”“小樟子松刚种植好,应该浇多少水合适呢?”“这个塑料薄膜应该怎么铺呢?”每当志愿者们听到大家的问题,都会积极热情地为大家服务讲解,确保植树活动有序进行。
团市委工作人员柴剑介绍:“为了确保该项活动顺利进行,活动前,团市委工作人员积极与巴拉素林场联系,确定区域划分,联系树苗派送,亲自选点打井。工作人员事先在植树区域打了10口电泵井,保证每个区域至少有一口井,方便大家植好树后取水浇灌。各区域负责人都在现场进行指导,讲解树苗植入的深浅、如何扶正苗木、浇水多少等植树方法,这样才能保证树苗的成活率,切实打造好榆林青年林。”
“加油,加油……”在绿色的小山坡上,不时传来一阵阵加油呐喊声,原来是组织方为了给植树活动增添更多的趣味性,举办了智力竞猜赢大奖、双人绑腿前进等游戏,让孩子们在植树过程中得到更多的乐趣。9岁的郑浩团高兴地展示着自己获得的小奖品,开心地说:“今天参加植树活动真是太好了,不仅和爸爸妈妈植下了小树,还参加了游艺活动,回家后,我要把小奖状贴起来,这也是我参加植树活动得到的一份荣誉。”
团市委书记白涛介绍,2004年以来,共青团榆林市委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带领全市青少年致力于秀美山川建设,再造生态和谐家园。2008年10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视察榆林环境治理工作时,曾亲临位于榆阳区小纪汗林场的“榆林青年林”,实地了解治沙造林和生态建设情况,对全市生态环境建设给予高度评价。截至2012年12月,全市各类“青”字号青年林已达近5万亩,参与人数超过5万人。
?